-
LAIFE「巢汐Tide」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,“美似潮汐,更迭永续”引领抗衰新潮流
发布时间:2025/01/14
近日,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.0新品发布会,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。 *LAIFE「巢汐Tide」美似潮汐、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,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为...
-
Weshare:专业金融服务平台,助力企业成长加速
发布时间:2024/09/04
进入新经济时代,随着创新创业和产业再升级,企业成长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,对人力、技术、资金、信息等资源的需求量剧增,大批成长性企业缺少专业化的金融“加速”服务。 Weshare为创新企业赋能 为应对企业发展...
-
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“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”成立
发布时间:2024/06/11
2024 年 6 月 7 日,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“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”成立大会盛大举行。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、杨健铭、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。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,凭借其丰富的调...
-
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,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
发布时间:2024/01/30
过去十年,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。根据eMarketer的数据,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,增长14.8%。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。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,品牌方的管理层...
-
第三批专项债六月底发完 项目完成审核
发布时间:2020/04/06
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4月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今年以来,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,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2900亿元。截至2020年3月31日,全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.08万亿元,占84%,发行...
-
国美零售转型加速 携拼多多“迎战”零售业大考
发布时间:2020/04/06
随着国内疫情初步得到控制,零售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恢复运转。日前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。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在会上指出,将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,壮大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,扩大...
-
美新冠疫情蔓延,建霖家居等IPO企业受累
发布时间:2020/04/06
编者按: 随着疫情蔓延,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百万,累计死亡超5万例,其中,美国确诊超过23万例,欧洲确诊超过50万例。作为全球经济重要力量的欧美地区,其疫情将对IPO企业产生什么影响? “有一天美国将成...
-
信托代销哪家强?招行去年赚64亿
发布时间:2020/04/04
证券时报记者 杨卓卿 随着银行年报密集披露,一些行业巨头代销信托产品的情况也浮出水面。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,“零售之王”招商银行2019年代销的信托产品规模超过3000亿元,借此实现64.32亿元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...
五险企首季保费增万亿 疫情影响滞后二季度承压
发布时间:2020/04/21 财经 浏览次数:690
(原标题:五险企首季保费增万亿 疫情影响滞后二季度承压)
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,五大上市险企交出的一季度保费收入答卷,却没有想象中悲观。
日前,中国人寿(601628.SH)、中国人保(601319.SH)、中国平安(601318.SH)、中国太保(601601.SH)和新华保险(601336.SH)悉数披露一季度保费收入,五家上市险企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直冲万亿元,一季度共斩获9481.63亿元,同比增4.07%。除中国平安保费增速下滑外,其余四家均不同程度上升。
不过,拆分具体业务看,五家寿险公司却呈明显分化格局。其中,新华保险、中国人寿两家老牌寿险公司一季度表现抢眼,原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大增34.93%和13%。但同期,平安寿险、太保寿险和人保寿险的原保费收入则同比下滑,其中平安寿险降幅达11%。
“分化的原因有多重因素,疫情影响展业只是一方面,核心还是头部寿险公司发力点不一样,像平安和太保更加注重的是新业务价值,因此并没有过分在意总保费和新单保费这些指标,在淡化开门红的概念,但像国寿和新华这样的传统寿险公司,是既要规模也要价值,因此一季度保费收入增速领先。”4月18日,北京一家寿险公司人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坦言。
整体来看,五家头部寿险机构合计原保费收入达6856.89亿元,较去年同期多增228.07亿元,同比增速为3.44%。单家公司保费收入排名上,中国人寿依旧占据一哥地位,1D3月原保费收入为3078亿元,同比增13%。
4月17日,中国人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公司全年的发展策略是聚焦价值导向,以长期期交业务和保障型业务为主,努力实现全年新业务价值平稳增长的目标”。
缘于开门红策略分化
疫情防控关键期,一季度保险代理人展业难度较大的情况下,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的总保费收入相对平稳。
不过,一季度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排名方面,则被新华保险夺魁,公司1D3月原保费收入累计为582.46亿元,同比大增34.93%,远高于去年9.47%的增速水平。
对比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,同样在寿险市场份额较高的中国平安,一季度原保费收入增速有所掉队。
数据显示,今年1D3月平安寿险原保费收入为1742.24亿元,同比降11.02%。此外,太保寿险和人保寿险,也分别出现1.09%和8.66%的同比下滑,较2019年一季度原保费收入分别减少10.12亿元和50.82亿元。
4月16日,一位寿险资深从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“国寿、新华去年10月份开始大力推开门红,一些保单后置到今年一季度,也就意味着开门红推到了现在,所以保费收入增长,不太能够体现疫情的影响。但平安的策略不一样,去年淡化了开门红概念,四季度成为了新业务的贡献,没有后置到今年,所以不太具备可比性。”
开门红对各家寿险公司战略意义的不同,也在今年1月保费收入规模上有所显现。
数据显示,新华和国寿1月原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大增54%和22.6%。同期,平安寿险取得原保费收入1045.88亿元,同比下降13.7%。
中国平安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在集团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也曾指出,为落实保险回馈保障来源监管要求,公司加速向高价值保障型业务转型。
此外,中国平安首席财务官姚波也提及,2019年上半年开门红已经主动做了一个产品调整,更加注重长期保障型产品,弱化一些短期储蓄型产品。
不同于寿险业务分化现象,三家财险公司一季度原保费收入皆迎正增长。具体来看,人保财险、平安产险和太保财险1D3月原保费收入分别为1276.43亿元、725.89亿元和386.79亿元,同比分别增1.74%、4.87%和10.05%。
4月17日,对于财险业务向好的局面,国泰君安刘欣琦团队在发表的研报中分析认为,财险业务一季度保费企稳回升,非车险大幅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。
据平安财险分险种数据显示,3月单月车险保费增速1.7%,非车险增速30.5%,意健险增长12.0%,非车险拉动整体保费增速有所回暖。
另外,申万宏源研究团队也指出,疫情期间私家车出行减少,也相应降低了车险出险的赔付率,承保利润得以改善。
3月份“一升四降”
“尽管一季度五大上市险企总体保费收入并不尽如人意,但单从3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一升四降的局面来讲,疫情对寿险业务影响依然较大。”4月16日,中国保险资管协会特邀研究员卜振兴对记者表示。
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,今年3月,五家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仅新华保险实现18.73%的正增长,当月保费收入为186.86亿元。其余,人保寿险、平安寿险、中国人寿、太保寿险3月保费收入依次同比降10.43%、4.91%、4.09%和3.65%。
不过,对比2月单月保费数据,3月五家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环比转好。其中,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环比增111.02%和131.3%,平安寿险、太保寿险和人保寿险则环比分增18.14%、69.87%和45.56%。
由此不难看出,随着3月疫情好转,社会整体有序复工,寿险公司的单月保费收入已有所改善。那么,展望4月以及更长的二季度,能否实现更强劲的复苏呢?
4月18日,华南一家证券公司非银研究员坚定地对记者表示。在其看来,4月保险代理人线下展业逐步恢复常态,外加疫情影响下大众的保障需求也开始提升,两方面都会推动业务走向积极。
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也认为,虽然疫情对一季度业务有一定影响,但随着线上化运营的稳步开展,核保核赔体系不断成熟完善,且随着各地逐步复产复工的稳步推进,新客户开发也将逐步回归常态,我们预判代理人线下展业在二季度将逐步回归正轨。
尽管外围普遍乐观,4月18日,北京一家寿险公司海淀区域业务负责人还是向记者坦言,“4月已过去大半,团队的新单业务依然不理想,受疫情影响部分投保人有出现失业降薪的情况,导致退保案例也在增加,但愿逐步复工后这一情况能有所好转”。
4月16日,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,“3月31日,新华保险在2020年一季度工作会议上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,确定了五个要点。一是做好业务推动,稳定队伍发展;二是聚焦价值营销,提高创费意识;三是主抓一把手负责,发挥领头羊作用;四是持续对标先进,提升经营管理能力;五是运营加强支持,科技赋能发展”。
上一篇: 美元债规模降九成 房企融资30天变局
下一篇: 三七互娱副总裁杨军:备战5G云游戏商业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