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LAIFE「巢汐Tide」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,“美似潮汐,更迭永续”引领抗衰新潮流
发布时间:2025/01/14
近日,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.0新品发布会,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。 *LAIFE「巢汐Tide」美似潮汐、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,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为...
-
Weshare:专业金融服务平台,助力企业成长加速
发布时间:2024/09/04
进入新经济时代,随着创新创业和产业再升级,企业成长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,对人力、技术、资金、信息等资源的需求量剧增,大批成长性企业缺少专业化的金融“加速”服务。 Weshare为创新企业赋能 为应对企业发展...
-
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“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”成立
发布时间:2024/06/11
2024 年 6 月 7 日,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“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”成立大会盛大举行。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、杨健铭、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。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,凭借其丰富的调...
-
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,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
发布时间:2024/01/30
过去十年,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。根据eMarketer的数据,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,增长14.8%。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。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,品牌方的管理层...
-
第三批专项债六月底发完 项目完成审核
发布时间:2020/04/06
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4月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今年以来,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,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2900亿元。截至2020年3月31日,全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.08万亿元,占84%,发行...
-
国美零售转型加速 携拼多多“迎战”零售业大考
发布时间:2020/04/06
随着国内疫情初步得到控制,零售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恢复运转。日前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。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在会上指出,将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,壮大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,扩大...
-
美新冠疫情蔓延,建霖家居等IPO企业受累
发布时间:2020/04/06
编者按: 随着疫情蔓延,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百万,累计死亡超5万例,其中,美国确诊超过23万例,欧洲确诊超过50万例。作为全球经济重要力量的欧美地区,其疫情将对IPO企业产生什么影响? “有一天美国将成...
-
信托代销哪家强?招行去年赚64亿
发布时间:2020/04/04
证券时报记者 杨卓卿 随着银行年报密集披露,一些行业巨头代销信托产品的情况也浮出水面。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,“零售之王”招商银行2019年代销的信托产品规模超过3000亿元,借此实现64.32亿元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...
后疫情时代仍需关注心理创伤
发布时间:2020/03/31 财经 浏览次数:686
“从4月8日零时起,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,有序恢复对外交通”――这一句简短的宣告,对于冬春之交与新冠疫情窄路相逢的中国人,尤其是武汉人来说,分量沉重。它意味着,武汉这座关闭离汉通道已逾两个月的城市,即将解封;也意味着中国经过两个多月的抗疫,大局已明:“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”,“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风险仍然存在”。
这无疑是提振人民信心的消息:至暗已过,曙光可期。这一成绩来之不易,是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的结果。
但是,“解封”不意味着划句号,“重启”不意味着马上翻篇。在后疫情时代,我们仍然要关注疫情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,并通过持续的干预和引导慢慢修复。可以说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我们所有人在心理层面都需要被疗愈。
那些处于疫情“震中”――武汉及湖北的人,那些一直坚守前线冒着更大感染风险、目睹更多生死的医护人员,那些自己或者家人罹患新冠肺炎的人,那些经历了至亲甚至是数个至亲病亡的人,当然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冲击。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,心理专业人士已经通过援助热线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支持。在抗疫进入尾声或结束后,类似工作的重要性不应被遗忘。在应激状态过后,心理问题反而容易爆发,疗愈应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美国9.11事件后,启动了持续一年半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项目。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,很多心理援助项目也持续数年。据悉,目前多家心理援助机构都为此次疫情制定了至少一年的计划。
病耻感也是一个不应备忽视的心理问题。有的新冠患者经历九死一生被治愈,按照相关规定度过了隔离期,但依然无法重启正常生活,周围人对他们仍避之不及,这无疑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伤害。对此我们不能仅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,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,更何况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,治愈者“复阳”的消息不时出现,人们难免害怕。但是,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现象,如何让被排斥的新冠肺炎患者获得心理疏导,建立起重新慢慢融入社会的信心?如何让防范的民众尽量理性、科学地面对内心的恐慌?如何在社会舆论上营造接纳、包容的氛围?都值得探究。
或许这是一个系统工程。一方面需要患者从积极面自我化解,另一方面也需要公众从对病毒的恐惧中慢慢平缓过来。从这一层面来说,离疫区相对较远的,自己或家人没有被感染的低危人群,也需要得到心理疗愈,毕竟这一段时间,大家都处于紧绷状态,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――停工停学、社区管控、隔离生活、社交趋零――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情绪压力,容易产生过度紧张、过度防范的心理状态,这也是让公众和新冠治愈者发生隔阂的深层原因所在。
让民众从极度紧张的情绪中走出来,开启常态化的生活,是社会重启的重要基础,或者说两者互相促进。它有赖于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――这是让民众放下焦虑的最好利器;也有赖于科学家和医生对病毒的不断深入了解――人们总是对已知的东西不那么害怕;也有赖于政策的不断引导。在疫情向好的情势下,恰逢其时地打开离鄂离汉通道,就有极好的政策示范效应;前不久,北京开始分期分批组织滞留湖北人员有序返京,也是一种行动表率。当越来越多这样的政策被推出,这样的行动被看见时,自然就传递出积极的信号,有助于推动社会舆论走向更为接纳和包容的氛围。
健康的心理状态与幸福感息息相关,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2020年,中国民众对幸福感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大,因此,在瘟疫这样的大冲击面前,我们必须关注、重视、处理它所带来的心理创伤。让民众放下心结,让人与人之间破除病毒造成的隔阂重建信任,是后疫情时代必须面对的课题。无论如何,冬已尽,春可期,假以时日,相信创伤会愈合,裂痕会抹平,社会将重启向前。
下一篇: 低油价“新常态”下,石油企业该如何应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