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经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财经 > 疫情蔓延 企业跨界转产出海当审慎
  • 第三批专项债六月底发完 项目完成审核

    第三批专项债六月底发完 项目完成审核

    发布时间:2020/04/06

   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4月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今年以来,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,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2900亿元。截至2020年3月31日,全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.08万亿元,占84%,发行...

  • 国美零售转型加速 携拼多多“迎战”零售业大考

    国美零售转型加速 携拼多多“迎战”零售业大考

    发布时间:2020/04/06

    随着国内疫情初步得到控制,零售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恢复运转。日前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。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在会上指出,将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,壮大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,扩大...

  • 美新冠疫情蔓延,建霖家居等IPO企业受累

    美新冠疫情蔓延,建霖家居等IPO企业受累

    发布时间:2020/04/06

    编者按: 随着疫情蔓延,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百万,累计死亡超5万例,其中,美国确诊超过23万例,欧洲确诊超过50万例。作为全球经济重要力量的欧美地区,其疫情将对IPO企业产生什么影响? “有一天美国将成...

  • 信托代销哪家强?招行去年赚64亿

    信托代销哪家强?招行去年赚64亿

    发布时间:2020/04/04

    证券时报记者 杨卓卿 随着银行年报密集披露,一些行业巨头代销信托产品的情况也浮出水面。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,“零售之王”招商银行2019年代销的信托产品规模超过3000亿元,借此实现64.32亿元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...

疫情蔓延 企业跨界转产出海当审慎

发布时间:2020/04/07 财经 浏览次数:625

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
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有两类企业颇为抢眼:一类是因抗疫物资短缺而跨界生产经营的企业;另一类是顺势出海的企业。

第一类企业,据不完全统计,疫情期间国内有3000多家企业宣布“跨界”生产抗疫物资,口罩、防护服、消毒液、测温仪等业务成为跨界生产热点。转产,一方面是企业基于社会责任、道德使命“紧急保供”;另一方面也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。

市场需要什么,企业就生产什么,这本来无可厚非,但也必须量力而行。近期不少市民发现,口罩不再稀缺,随处可买,价格也不贵。可这背后却有一批人因此而损失惨重,原因是他们只知闻风而动,却不熟悉风向和风速。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,其实早在去年底,就有检测类公司检测出病毒,但因为没有相关的渠道确认,也没有能力进行市场布局而作罢。

的确,市场上并不缺乏敏感的商业嗅觉,缺的是强有力的执行力。像华大基因、稳健医疗、迈瑞医疗这类具备强大供应链体系的,才敢说自己能做这事。如果一味跟风,到头来发现供应链打不通、管理跟不上,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。毕竟即便是口罩这类产品,也是有门槛的,最后拼的,还是生产技术和行业积累。

而另一类企业,想出海开拓海外市场的,近期也有点头疼。3月31日,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《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》,要求自4月1日起,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、医用口罩、医用防护服、呼吸机、红外体温计的企业向海关报关时,除了需符合进口国(地区)的质量标准要求外,还必须取得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。

这让拿到海外出口认证、准备将货物出口海外的企业有点着急。据记者了解,医疗器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进展一直比较缓慢,特别是欧美国家对中国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接受度并不高,现在因疫情需要,他们也开始接受。对这些企业来说,是开拓海外市场的机会。这从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激增的认证订单量也可以看出,即使原本在海外没有业务的企业,也想借机出海。

实际上,即使国家没有出台监管政策,企业想借机出海并成功拿下海外市场订单恐怕也没那么容易。首先,企业必须严格把控产品质量,必须符合出口国家的器械注册标准。据业内人士介绍,如果标准不一,对方不认可,没有办法判断能否使用,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销毁产品。就口罩这个单一品种而言,都有很多标准需执行。

此外,目前海外需求的确很大,企业的体量也可能因此翻两三倍,可是许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,经营团队是否跟得上?品牌渠道建设是否到位?质量控制有没有跟上?这些对突然壮大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

因此,这一波海外需求激增,对企业出海而言只能说是一个机会,但根本上考验的是企业在这个行业里的长期积累和底子,如果没有,出海也会失败。

姓 名:
邮箱
留 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