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LAIFE「巢汐Tide」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,“美似潮汐,更迭永续”引领抗衰新潮流
发布时间:2025/01/14
近日,LAIFE乐梵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红宝瓶2.0新品发布会,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关注。 *LAIFE「巢汐Tide」美似潮汐、更迭永续新品发布会现场 LAIFE乐梵作为全球领先的长寿科技企业,一直致力于利用前沿科技为...
-
Weshare:专业金融服务平台,助力企业成长加速
发布时间:2024/09/04
进入新经济时代,随着创新创业和产业再升级,企业成长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,对人力、技术、资金、信息等资源的需求量剧增,大批成长性企业缺少专业化的金融“加速”服务。 Weshare为创新企业赋能 为应对企业发展...
-
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“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”成立
发布时间:2024/06/11
2024 年 6 月 7 日,贵阳市云岩区溯源纠纷调解服务所暨“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合体”成立大会盛大举行。此次大会参会人员包括阎毅、杨健铭、丁鲁黔等在内的 30 余位各界人士。 身为金牌调解员的阎毅,凭借其丰富的调...
-
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,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
发布时间:2024/01/30
过去十年,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。根据eMarketer的数据,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1361亿美元,增长14.8%。数字营销已经成为品牌方最大的经营成本之一。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,品牌方的管理层...
-
第三批专项债六月底发完 项目完成审核
发布时间:2020/04/06
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4月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今年以来,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,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2900亿元。截至2020年3月31日,全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.08万亿元,占84%,发行...
-
国美零售转型加速 携拼多多“迎战”零售业大考
发布时间:2020/04/06
随着国内疫情初步得到控制,零售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恢复运转。日前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新闻发布会。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在会上指出,将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,壮大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,扩大...
-
美新冠疫情蔓延,建霖家居等IPO企业受累
发布时间:2020/04/06
编者按: 随着疫情蔓延,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百万,累计死亡超5万例,其中,美国确诊超过23万例,欧洲确诊超过50万例。作为全球经济重要力量的欧美地区,其疫情将对IPO企业产生什么影响? “有一天美国将成...
-
信托代销哪家强?招行去年赚64亿
发布时间:2020/04/04
证券时报记者 杨卓卿 随着银行年报密集披露,一些行业巨头代销信托产品的情况也浮出水面。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,“零售之王”招商银行2019年代销的信托产品规模超过3000亿元,借此实现64.32亿元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...
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新一轮户籍、楼市新政
发布时间:2020/04/13 财经 浏览次数:670
多年来横亘在中国城乡之间的户口藩篱,正随着经济、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打破。
4月9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文指出,推动超大、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,探索推动在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,同时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,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。
一天前,南京市出台措施,将本科学历直接落户年龄从40周岁放宽到45周岁,同时增加大专学历凭半年社保可落户的条款,进一步放宽了人才落户的限制。
无论是珠三角的深圳和广州,还是长三角的南京和杭州,抑或是被誉为“一带一路桥头堡”的西安,在过去三年里,从事实证明了人才新政的一石二鸟功效,既能为城市发展带来各种急需的人才,又能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需求。
不仅仅是人才落户政策调整,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,已经有超过30个省市发布各类针对房地产市场需求端的利好政策,涉及购房补贴、公积金贷款限制、降低首付、下调按揭利率等措施,部分城市还对原有的限购、限售、限价等措施进行调整。
华北某地财税系统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,在不违背中央“住房不炒”大基调前提下,地方政府通过因城施策来缓解财政压力,是当前形势下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,“除了卖地和卖房,可选择的增加地方收入的渠道不多”。
这一轮针对疫情影响的楼市政策调整中,广州、宝鸡、驻马店等6个城市在放松限购、限贷政策不久后选择撤回,然而,更多的城市和地区选择了“只做不说”,即不出台具体政策文件,仅通过住房部门和金融机构口头传递放松限购、限贷。
释放需求
多名重庆地产从业人士透露,重庆市主城区多数楼盘支持首套房二成首付办理住房贷款。碧桂园溪山h、金科集美景湾、中梁合苑、富力院士廷等项目销售人员均表示可以做20%首付。
浣溪锦云的销售人员吴启(化名)表示,3月中旬以来,销售部门相继收到各大银行通知,首房、首贷的购房客户可以按照20%首付按揭贷款。
不过,不同银行对首付两成要求也不同。工商银行要求只有首付、首贷的客户才能按照20%首付办理贷款,且购房者必须缴纳重庆社保或公积金;建设银行等要求20%首付的购房客户必须来自企事业单位;而农业银行则没有设置具体要求。
一位重庆银行人士证实,20%首付在重庆一直都存在,但由于开发商回款及银行风险等问题,在疫情前一直没有规模推行,2019年底,部分银行开始接受一些信用较为优质的购房客户20%首付申请贷款。
吴启透露,以往一直是30%首付,由于疫情对房地产的冲击,降低首付比例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刚需购房者“上车”,促进成交和回款;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银行完成业绩考核。
自2015年取消限购政策以来,重庆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不限购的二线城市。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银监会发布《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不限购城市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,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%,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。
吴启透露,重庆还有一部分项目支持“三无”(无户口、无社保和无纳税)客户购房,仅需要向银行购买约5万元理财产品,或花费1万元左右“包装”一下。3月中旬以来,浣溪锦云项目约1/4成交客户成功办理2成首付或“三无”购房。
在需求端出现松动的并非重庆一个城市。
自春节假期以来,全国有超过30个省份或城市出台针对房地产需求端的扶持政策,主要包括放松人才落户限制、购房补贴、契税补贴、放松公积金贷款限制、放松限购限贷等不同方面。
据不完全统计,出台发放购房补贴的城市有衡阳、马鞍山等8个城市,大部分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;放宽公积金贷款条件或额度的有南宁、东莞等5个二三线城市;支持人才购房的有杭州、南京浦口等4个城市及区域。
而更多的是通过降低人才落户门槛来释放需求。截至4月8日,已经有杭州、苏州、天津、南京、沈阳等超过10个城市发布人才落户新政,在原有基础上,进一步降低人才落户门槛。南京、杭州和深圳的政策中,对人才购房也有相应优惠措施。
调整背后
2月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34%左右,3月下滑17%左右,4月初头部企业的销售已经初步回暖,基本复工率达到90%以上。
中指院数据显示,2020年全国主要15个一二线城市中,仅有深圳、杭州、苏州等3个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上涨,其他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。其中北京、上海、西安和重庆下滑幅度均超过50%。
2月以来,杭州、厦门等50多个城市发文扶持房地产开发商,包括允许企业延缓土地出让金、降低获取预售证的条件和监管账户资金比例等措施。而针对需求端出台相关政策的城市也超过30个。
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认为,在中国特殊的体制条件下,由于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,导致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发展的过度依赖,如地方债务增加,城市发展过于粗放,成本大幅度提高,房地产供给与实际需求在空间上严重的不平衡等。
在这种状况下,中央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,从限价、限贷、限售、限建等政策入手,试图控制在局部地区和城市的房地产过度发展,进而缓解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。
上述华北某地财税系统人士介绍,房地产相关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较大,但由于实施较为严格的限购政策,当地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就面临着较大的财政压力。
在他看来,对地方政府而言,解决财政收入渠道并不多,制造业企业的税收大部分通过各种途径返回去了,房地产的优势在于见效快。“卖地有钱,开工有钱,竣工有钱,交房有钱,末了还算一笔土增税。”上述人士表示。
常住人口、人均可支配收入,通常被认为是支撑起房地产需求的重要力量。某房企投拓负责人表示,他所在公司专门为投拓建立一个模型,作为区域公司拿地的依据。其中人口绝对数量、每年新增人口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为重要的三项指标。
根据南京市官方披露,截至2019年底,南京市常住人口为850万,而实有人口已经达到1031万,比2018年增加了42万。2019年宣布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还有杭州,当年新增常住人口数量达到了55.4万。
上海之外,长三角的杭州、南京和苏州的常住人口或实有人口均超过千万,过去的一年中,这些城市也是整个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房地产成交最活跃的区域。
因城施策
2020年以来,中央多次重申“房住不炒”、“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”等基调,但也一定程度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因城施策。
李铁认为,调控的出发点是减缓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,但政策的“急刹车”和强烈的行政调控色彩,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。
在李铁看来,城镇化还会带来人口在空间的大范围流动,并形成人口分布空间格局的改变,还会在人口流入地区带来房地产的增量需求。特别是城乡人口的变迁通过城镇化进程,会直接拉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,应该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可以充分利用的产业红利。
他同时强调,要正视中国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。长三角、粤港澳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以及围绕着千万人口城市的城市群,外来人口多,经济发展活跃。从中国房地产供给形势看,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群和都市圈,房价在上涨,房地产供给格局偏于不足。
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供给过剩形势并没有得到缓解,随着经济持续下滑,面临的销售困境和压力会越来越大。希望放松房地产控制的城市是经济发展面临压力大的城市,也是对房地产过度依赖的城市,李铁表示。
北京睿信致成管理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郝炬认为,通过供给端或需求端的政策调整来刺激需求,首先要建立在区域上住房供需平衡的基础之上,这是中长期目标,不是出台一个短期政策就可以解决的。
在后疫情时代,地方政府因城施策的实施也因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不同而各异。
3月3日,海南省鼓励商品住宅用地发展安居型住房、商业、办公、租赁房的同时,也进一步加大限购力度,同时要求新出让土地实行现房销售制度;3月30日,贵阳市住建局发文对首付贷、分期首付等方式进行严格禁止,同时强调了不得擅自调整住宅预售申报价格。
北京和深圳也对茶水费和预售申报价格作出规范,不同于深圳、杭州、南京、苏州等地3月下旬出现成交大幅上升,北京楼市虽然有所谓恢复,但成交正在进一步分化,部分位置较好、品质较好、价格较低的项目受到市场热捧,为位置较为偏远、限购条件较为苛刻、总价相对较高的项目则去化滞缓。
然而,更多的城市选择只做不说,除重庆悄然启动的20%首付外,河北三河、大厂等区域部分项目已经针对首套房放开限购,而这一行为也获得官方默许,但官方仍对外表示没有放松限购。
作为北京的卫星城,在过去十年间,包括三河、大厂在内的河北环北京区域,吸引了大量在北京工作的人购房、定居,一定程度缓解了北京人口、公共资源压力。但从2017年5月起,多数环京区域均实施严厉限购政策。
李铁建议,在都市圈和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周边建设适合中低收入者居住区,提供与收入水平相应的商品房。同时适度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加强都市圈城市间轨道交通建设,方便居民在居住地和中心城市的就业通勤。
李铁表示,适度因城施策调整,对于人口流入地区和经济相对活跃的城市群、都市圈有积极带动意义。但对于人口流出地区,还是要严格限制房地产的土地供给,防止继续通过土地财政导致债务放大。
上一篇: 光大永明资产:聚焦价值创造,着力特色发展
下一篇: 五大行入场 国债期货迎来“最重磅投资者”